发布日期:2025-04-28 21:36 点击次数:171
常熟进士赵用贤和他的脉望馆股票私募。常熟进士赵用贤
赵用贤(1535-1596),字汝师,号定宇,江苏常熟人。他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、文学家和官员。以下是他的主要生平和事迹:
•科举及仕途:赵用贤于隆庆五年(1571年)考中进士,选为庶吉士。万历初年,授检讨。因上疏弹劾首辅张居正夺情,与吴中行同受杖刑并被削籍。张居正死后,赵用贤复官,升为右赞善,历任南京祭酒、吏部侍郎等职。万历二十一年,被王锡爵排挤罢归。
•文学成就:赵用贤工诗文,与王道行等称“续五子”,又与胡应麟等称“末五子”。著有《国朝典章》、《三吴文献志》、《因革录》、《松石斋集》等。
•性格与为人:赵用贤性格刚直,负气傲物,多次批评大臣的得失,因此受到申时行、许国等人的忌恨。他因党论之兴被劾罢归,家居四年卒。天启初年,赠太子少保、礼部尚书,谥文毅。
脉望馆
脉望馆是赵用贤、赵琦美父子的私家藏书馆,位于江苏常熟古城区学院街南赵弄10号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以下是脉望馆的主要介绍:
展开剩余74%•命名由来:脉望馆的名字来源于古书中的蛀虫“脉望”。据《仙经》记载:“蠹虫三食神仙字,则化为此物,名为脉望。”赵用贤、赵琦美父子以此命名,足见他们对书籍的狂热喜爱。
•藏书规模:脉望馆最盛时藏书5000余种、两万余册,刊书达36种126卷,并抄校了大量秘本。赵琦美编订的《脉望馆书目》著录了近5000种、20000余册图书。
•重要藏书:馆内所藏《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》是记录我国古代戏剧发展历史的瑰宝,现珍藏于国家图书馆。这套书的发现被郑振铎先生誉为“仅次于敦煌石窟与西陲汉简的出世”。
•建筑与保护:脉望馆是典型的明代建筑,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修复后的脉望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古琴艺术馆,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齐翔称赞此为“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”。
•赵琦美:赵琦美(1563-1624),赵用贤之子,也是著名的藏书家、目录学家和刻书家。他继承并发扬了父亲的藏书事业,编订了《脉望馆书目》,校刊了《仲景全书》等重要著作。
总结
赵用贤不仅是明代著名的进士和官员,还是一位杰出的藏书家和文学家。他与儿子赵琦美共同创建了脉望馆,使其成为明代重要的私家藏书楼之一。脉望馆不仅藏书丰富,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古籍,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、文学和戏剧有着重要的价值。
发布于:陕西省
Powered by 联华证券机构_专业股票配资_正规专业股票配资_在线专业股票配资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